时间:2023-08-23 来源:本站 浏览量: 次
陈婷婷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的建议》(第112号提案)收悉,感谢对红十字应急救护宣传培训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会收到提案后,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非常重视,主动牵头负责提案办理工作,并根据提案建议和工作实际,持续改进全市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方面
近年来,我会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六进”活动,面向学校、机关、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意识、提升急救技能。参与开展了“温暖回家路”、“红十字救在身边”、“急救,关注易受损群体”、“助力疫情防控 红十字‘救’在身边”、“巴山大讲堂”等主题宣传活动。面向市民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宣传急救知识、发放急救手册、传授急救技能、提升急救意识,参与学习培训人数达14万多人。努力募集资金开展“应急救护进校园”、“一家一个救护员”、“救在身边 邮你同行”等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举办培训班400多期次,培训红十字持证救护员4.2万余人,并定期召开复训班。邀请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火灾、地震逃生及防溺水等应急演练。选派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志愿者和红十字工作人员参加救护师资免费培训,争取省红十字会支持举办救护师资培训班达州专场,累计培训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近110人次,依托应急救护骨干师资组建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3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锻炼成长为应急救护核心师资,成为推动全市应急救护宣传培训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加大急救硬件配备力度方面
近年来,我会通过对外募捐、争取财政资金、向上争取项目等方式,大力推进自动体外除颤仪及急救物品投放工作,建设急救站点和急救培训场地。截至目前,全市红会系统已在学校、广场、剧院、街头、体育中心、政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投放应急救护一体机13台和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仪4台,在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景区打造红十字景区救护站,配备急救设施设备,为游客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在市工青妇活动中心打造“达小红应急救护站”,争取省红十字会资金支持,建成我市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体验场馆和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三、加强施救人员权益保护方面
一是在2017年新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将“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作为各级红十字会的一项法定职责。即,通过参加红十字会开展的救护员培训,通过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的市民到现场开展应急救护受到法律保护。二是《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在《民法总则》之前,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了救助人因救助行为造成自己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可以由受益人进行适当补偿,但对因实施紧急救助造成被救助人损害的情形未进行相关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旨在鼓励见义勇为行为,让需要救助的人获得更多被救助的可能性。
四、下步工作打算
普及应急救护常识,让广大群众掌握自救互救技术,对于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保障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施健康达州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我市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工作,我们有如下工作打算:
(一)加强汇报沟通,争取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应急救护事业能否更进一步发展,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作为红十字部门,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向分管领导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做好汇报,提高领导同志对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积极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配合。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对救护培训的认知度。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宣传。只有把宣传做好了,才能推动救护培训工作。要提高站位,制定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微信、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墙报、橱窗、标语、宣传手册等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持续不断地扩大宣传面,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了解普及应急救护常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全社会正确认识应急救护培训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在宣传内容上,要注重宣传急救员在处理突发意外事故方面的生动案例,让群众对掌握应急救护技术的实际效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在宣传形式上,要大胆创新,吸引眼球,引起注意。
(三)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向纵深发展。
普及应急救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宽、数量大、时间长,任务艰巨,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推动该项工作持续进行。一是建立高危行业准入制度。把救护培训纳入机动车辆驾驶员、运输业乘务人员、建筑施工人员、矿山开采人员、警务保安人员、酒店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上岗考核体系,将是否取得救护员资质作为行业从业条件,逐步形成行业规矩。二是建立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制度。从幼儿园培养安全意识抓起,采取递进式教学,分阶段逐步推进,让所有学生到高中毕业时都熟悉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到大学时能够完全熟练运用,逐步增强全民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维护生命的意识。三是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加强与党校、社区大学、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将救护常识纳入对党政干部学习、公务员培训、成人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应急救护培训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特别是县级财政对应急救护培训经费的预算),通过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服务等方式,保障培训经费。五是建立部门协调联系制度。督促卫生、教育、公安、交通、应急、旅游、党校、电力、建筑、矿山等部门和行业依法支持配合红十字会开展救护培训。
(四)加强培训管理,壮大应急救护培训师资人才队伍。
一是完善师资管理办法,把好师资培训关,做好人才筛选,避免流失浪费。以招募红十字志愿者的形式,严格按照“愿意学,学得会,讲得出,用得上”的标准招募热心红十字工作、志愿服务的人员参加学习培训。选派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技术过硬、热心公益,保证能履行一定的授课时数。同时,要发给培训师资适当的上课费用,建立培训工作表彰奖励机制。二是盘活现有师资和加强跟踪培训。定期组织师资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和复训,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授课能力。三是把一线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村社干部和一部分退居二线的优秀人员培养成为师资,逐步建立以专职师资为主导,专兼职师资皆具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五)拓展培训方式,全方位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一是实行基地化救护培训模式。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加强与境内职业学校、高职院校、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利用他们的场地和管理人员建设培训基地。建成后红会加强指导,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二是通过应急救护培训网络课堂学习急救技术。鼓励社会公众通过手机学习急救知识,累积到一定课时后,参加由红会组织的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等实操练习,经理论、实操考试合格后颁发救护员证。
三是力促培训方式灵活多样。针对不同受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探索菜单定制式培训,根据不同的群体、行业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或由接受培训方根据菜单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授课方式可适当增加情景演练、救援演习、户外活动等互动性教学,提高培训质量。
(六)联合相关部门,推进在重点场所安装急救设备
根据《关于印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任务责任清单的通知》,市级相关部门在学校、车站、酒店、商场、社区、广场等重点场所安装AED及急救用品,市红十字会对上述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开展救护培训和急救设备使用。
上述工作的推进,仅靠红十字会一家难以完成,恳请各位委员加大呼吁力度,提升社会重视程度,共同推进急救知识普及工作,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应急救护能力,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建设健康达州贡献力量。
再次感谢你对市红十字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